家长不批作业,娃每天动2小时?2025新规落地,这些细节才是关键
上周开家长会,班主任在台上明确说:“以后作业不用家长批改签字,也不会在群里发打卡任务了。”台下瞬间响起一片低呼,我旁边那位陪写作业熬出黑眼圈的妈妈,当场掏出手机给老公发消息:“终于能喘口气了!”
上周开家长会,班主任在台上明确说:“以后作业不用家长批改签字,也不会在群里发打卡任务了。”台下瞬间响起一片低呼,我旁边那位陪写作业熬出黑眼圈的妈妈,当场掏出手机给老公发消息:“终于能喘口气了!”
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,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促进骨骼发育、提升免疫力,还能培养规则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。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落实《教育强国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和教育部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部署要求,牢固树立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,全面
新形势下,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如何缓解?小学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全覆盖了吗?……10月28日,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、副厅长吴昊带领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,走进《政风热线·我来帮你问厅长》全媒体直播节目,就体育健康、就业招聘等方面的热点问题,实时回应群众诉求,答疑解惑。
10月28日上午9:00,江苏省教育厅厅长、党组书记、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,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、党组成员、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吴昊带领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,走进《政风热线·我来帮你问厅长》全媒体直播,现场回应群众诉求。
2026年起,中小学教育要迎来实打实的“硬调整”了。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强制执行政策,从教室灯光到课程设置,从作业量到中考考核,几乎把学习和成长的每个环节都做了新规定。这些不是可有可无的建议,而是全国学校都得照办的硬要求,家长和学生提前弄明白,才能少走
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,我还以为是送篮球、送羽毛球拍呢。了解后才发现,原来是教练带着课程"送货上门"。
“我体育课跑不动,老师一凶我,我就特别难受……”心理咨询室里,一位总是考第一的“学霸”女孩,谈起体育课便泣不成声。她的故事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许多“别人家孩子”的真实困境。
开头:最近教育部发的一则通知,让不少家长群炸开了锅——从2026年春季学期起,中小学要迎来一批“强制执行”的关键调整,涉及孩子上课、作业、考试、体育等方方面面。这些调整不是“说说而已”,而是全国中小学都要落地的硬要求,直接关系到娃未来几年的学习状态。很多家长急
今年以来,玉门市各学校根据实际,优化调整课程、课时设置,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模式、丰富体育课程内容、延长课间活动时间等,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,亮点特色层出不穷。
听评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,是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、了解课堂实况、指导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部分学校的听评课活动存在“走过场”“形式化”等问题,未能真正发挥其促进教学改进与教师发展的功能。听评课工作走向深入、务实、高效,还
周晴坚持要扶着我走进教室,仿佛我是个易碎的瓷娃娃。一路上,收获了不少或好奇、或同情、或探究的目光。
为弘扬红色精神,厚植家国情怀,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依托丰台区自然体育课项目,组织开展了“徒步卢沟桥,重走红色路”十公里徒步实践活动。师生一行徒步至卢沟桥、宛平城,实地感受历史脉搏,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
衡量一节体育课质量高低时,练习密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体育老师在教学中,只有合理安排好每一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,才能施加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,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发展和运动素质的提高。
市民反映:盐城某小学一周上23节主课合适吗?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呢?阜宁的老师真变态啊,真是制造焦虑的一把好手,绝了,一周上23节语数英还嫌少,还要抢孩子们的体育课、音乐课,其他的副课全部取消,小学生也是人啊,也需要适当的放松调节一下吧?
以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》《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》及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)》等文件为指导,坚持“健康第一、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。通过构建“课内
广东中山一所小学的体育课上,一名一年级女孩被老师单独叫到一旁。围墙外的家长用手机记录下接下来的画面:女孩独自做着深蹲,持续了整整五分钟。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传播,引发激烈争论。
为了不让这份热情熄灭,许多乡村体育老师一直在默默努力:有人用不锈钢水壶自制“冰壶”;有人在沙坑旁组织体能训练;还有人将五子棋、魔方带进大课间……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条件下,让乡村少年也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。
以前学校体育课还有对抗性项目,有赛跑,有拔河,有标枪,有铁饼,体育老师还会带着学生到河里游泳,让学生学会游泳技术。可是现在很多对抗性项目都消失了,代之而起的是小型的运动项目,没有什么对抗性,也不能训练强大的体能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资本进入学校以后,开始了无
咱们先说个事儿:兰州有个小学,五年级学生跑50米能被摄像头“直播”成绩,跑得最快的男生7秒多,这事儿听起来跟平常体育课不太一样。这个学校叫七里河小学,校长叫王俊莉,她带着全校搞了个大变化——把体育课从“老师讲学生听”变成了学生自己选项目,还用智能设备记录每个人
九月已经过半,一年级的孩子已经逐渐适应小学生的生涯,今天儿子回来很神秘地跟我说“妈妈,我们今天的科学课,上了一个我很喜欢的,你知道是什么?”